小碎石是大自然中一種常見的材料——像河床、淺灘、山崗等等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它的造價低廉,施工方便,在園林景觀中,小碎石能夠創(chuàng)造出極其自然、質樸的效果,頗具“寧靜、淡泊”之境界。由它鋪成的地面不僅干爽、穩(wěn)固、堅實,還具有極強的透水性,即使是在下雨天,雨水也能很快的滲透,這對于生態(tài)環(huán)境而言無疑是較好的選擇。
如今有許多新開發(fā)的風景區(qū),往往在材料選擇上過于城市化,反而使得原本生態(tài)自然的地變得失去了原本自身的特色。我們都知道,在日本園林中小碎石是最常見的,常見到就連日本皇宮的前廣場也全是小碎石鋪裝,這不得不讓人驚嘆,因為在一些人看來,小碎石是何其廉價,不上檔次的鋪裝,怎么會被用在了這么莊嚴的場所呢?這固然有日本本身對小碎石的特殊情結,我想這也和他們注重環(huán)境、順應自然、贊美自然的審美有關吧。
道聽途說日本皇宮門前會用小碎石鋪裝是古時候為了抵御忍者的偷襲,據(jù)說忍者穿的鞋特別薄,他們身輕如燕、來無影去無蹤,在一般的鋪裝地面上行走一點聲響都沒有,不利于皇宮的安全防御,但是忍者走在小碎石地面上時卻會發(fā)出窸窸窣窣的摩擦聲,這讓皇宮守衛(wèi)提前得到了警覺,雖說現(xiàn)在早已沒了忍者,但是這一做法仍沿用至今。